提供 ACG 文化研究與相關科技藝術之學程,也是屬於Yours

情感消費的一例:以巴哈姆特動畫瘋為例

或許你沒有注意到,但從巴哈姆特動畫瘋在今年四月公開付費比率後,迄今一個月內付費比率上升了 0.2% ,最初公開付費比的時候是 0.54% ,今天已經提高到了 0.73%,而且我認為這數字還會隨月份逐漸上升,我推估之後每個月大約上升 0.1% ,換言之應該會在下半年突破付費率 1%。大家只要計算一下不重複的觀看人數和月費,就可以初步估算出動畫瘋增加的收入金額,為何如此?我們想要解釋這個問題。

■ 付錢這種行為就是情感消費和數值轉換

根據今年一月巴哈姆特公開的數字,巴哈姆特動畫瘋的相關數據如下:

PC 版單月不重複觀眾數:485,265 人
App 版單月不重複觀眾數:194,417 人
觀看人次:5,324,017 人次
動畫播放次數:8,107,177 次
被觀看的動畫分鐘數:99,921,367 分鐘

PC 版本和手機的 App 版本雖然獨立計算,但原則上兩邊使用者也會重複,但大概可以抓中間數值,也就是說大概有 PC 版本每個月大約有 50 萬人,而 App 版本大約是 20 萬人,每月固定的使用人數大約會落在 55- 62 萬人之間,換算 0.54% 的付費比率乘上月費,我們大概就可以知道每個月的獲利。(當然這個數字是用付費人數除於 MAU 而得,和上述的不重複觀眾數計算上並不相同,但基本上不會影響到本文的情感消費論點 )

誠如巴哈姆特的資料所示,一年來動畫瘋依舊處於虧損狀態,畢竟絕大多數的人都根深蒂固地認為:「網路的服務與內容本來就應該是免費的」,再加上網路盜版與動畫資源十數年來早已經普及且容易取得,就算不用 bt 等下載方式也有無數的網站可以觀看,更讓願意付費的人難以提昇。

而我認為:公開這一數字反而刺激了付費比率的上升,因為這是一種情感消費。

這是巴哈姆特執行長在臉書上公開數據的截圖,為了保護隱私而刪除了相關個人資訊

雖然付費數字在各家商業公司中都屬於機密,但是當巴哈姆特選擇公開付費比率時,所有的玩家和巴友反而更明顯地感受到一個情感上的衝擊:就是「怎麼那麼少人付錢!」付費的比率連百分之一都不到,所以開始出現了「感謝巴哈!讚嘆巴哈!」的讚美詞,因為感謝巴哈讓我們有正版的日本動畫可以看。

5 月 7 日,遊走於模糊地帶的知名的影音網站 123 酷播關閉,更讓許多看慣免費網路影片的網友感受到經營正版媒體網站有多麼辛苦,故「自我坦白」的數字反而容易讓許多使用者感受到某種「阿!怎麼那麼少?那巴哈怎麼維持下去?」的罪惡與反省感。進而反過來支持正版的網站。

我們並不打算討論關於正版盜版的討論,但是群體心態是一種很簡單的心理學:我們表面上都知道盜版是不對的行為,但是因為方便和滿足需求所以會繼續使用。但有一天當你因為轉換成為正版使用者(或者付費支持了某項計畫),你似乎就被賦予了某種「正義的象徵」,得以變成那種講話更大聲,而且可能在網路上批評其他盜版使用者的人。

不管是二十餘年前的《少年快報》,或是十餘年前的隨意擺放在架上公開販售的遊戲光碟與唱片電影,使用者付費觀念的建立與接受合法版本的必然是一種長時間的習慣養成與進程,而且這一過程必須是出於「自願」,不能是強迫式的「威脅」或刻意造成使用者的「不便」來促成付費。

相較於對岸的許多視頻網站,巴哈等待的廣告時間較短,目前的三十秒等待時間剛好讓你喝口水上個廁所,免費的使用者也不會過度等待感到煩躁;加上去除廣告的月費並不貴,每個月付這樣一點錢可以支持正版動畫的推廣更容易吸引觀眾;故站在我們的立場,我們也鼓勵包月並支持動畫瘋的營運。

網路應該是一種免費的服務嗎?何謂情感消費

有一個前提是我們幾乎認為所有的網路服務,都應該是免費且無償的。由於網路的特性導致邊際成本幾乎不存在,這種概念認為「所有可以數位化以及放在網路上傳播的資訊,其成本價格必然會逐漸趨近於零;換言之,網路特性創造了一種建立在電腦字節基礎上的數位經濟學,而非過去建立在物理實體基礎上的經濟學。

但「世界上沒有真正免費的東西」,能夠免費是因為從其他地方獲得了利益,最常見的方式就是流量和使用者的數據。使用者的貢獻了自己的隱私和數據、喜好來兌換免費的內容,而平台則販賣你的數據來獲益。

情感消費是一種很直接原則:也就是「我喜歡這東西,所以花這筆錢讓老子心情好、奇蒙子爽」,並感受到我與某些群體、某個理念與某項組織連結在一起。例如你看了《你的名字》電影很喜歡,所以產生一種想要前往日本聖地巡禮的念頭、你玩了《NieR》而想要購買並擁有原聲帶 CD (其實你自己也知道,明明可以透過網路下載或聽 Youtube 上面的OST)的過程,但是你就是想擁有可以觸摸的實體,這個實體就是情感的發洩出口,

除此之外,也包含某種情感共識的連結,例如之前的婚姻平權募資案突破了一千多萬或是如太陽花等各種公共議題的支持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案例;隨著網路資訊的普及化,我們更容易感覺到自己並非孤單一人,在任何興趣、喜好或是認同中,都可以找到透過支持這一議題的同伴,當事人可以感受到某種認同與情感的發揮,並發現許多人與自己「有志一同」,並重新確認自己的存在與定位。

Comment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