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 ACG 文化研究與相關科技藝術之學程,也是屬於Yours

美國大學生的玻璃心: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有些書在閱讀前,你原本是抱著好奇或看熱鬧的心態,沉浸下去才發現鏗鏘有力的每個字也都適用在你自己身上,《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姑且暫譯為《美國大學生的玻璃心》)》便是這樣的一本書。

最早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它名列美國公共廣播電台的年度推薦書單,另外則是台媒很少報導的美國大學騷動事件(尤其是 2017 年 2 月 1 號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暴動)。但讀沒幾頁,我便發現這書講的不只是美國大學生的玻璃心,更是當代所有人,甚至還有我自己的玻璃心,閱讀至此已是欲罷不能。

本書的玻璃心指的是

本書以批判「三大謬誤」(Three Great Untruths)做為主軸,分別是︰

脆弱的謬誤︰「愈挫愈孬」
感情用事的謬誤︰照著感覺走。
敵我分明的謬誤︰生命就是一場正與邪的鬥爭。

首先作者指出︰當今美國大學無論是學生還是教職員,都逐漸受此三大謬誤影響甚至主宰,如此一來將導致美國充斥著擁有玻璃心的下一代,摧毀美國民主自由的根基,並逐漸演變成另一種形式的民粹獨裁。

2013 年秋天,本書兩位作者之一 Greg Lukianoff 注意到美國大學內開始有學生要求刪除掉「會觸發不安或憂鬱反應的教學素材」(triggering material)。接下來幾年,原本應該是講求自由、堅持開放學風的美國大學,出現愈來愈多起「起哄者否決」(heckler’s veto)事件。

學生們針對他們不歡迎的演講者(通常是右派,例如帶有白人種族主義、資本主義財團背景的演講者),發起各種抗議和騷擾的舉動。通常事情被激化擴大,到最後校方要求教授在提供可能會觸發學生不安或憂鬱反應的教學素材前,必須要事先提供「觸發警告」(triggering warnings)—這有點像是在玩電玩時會先看到的「癲癇聲光效果」或是「本遊戲包含性暗示或不當言語」的警告

身為心理學家的另一位作者 Jonathan Haidt 指出,針對憂鬱症最好的治療方法是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這項理論主張︰面對會引憂鬱反應的人事物,治療的方式並非要禁絕這些訊息的輸入,反而是要在這些人事物的刺激之下,訓練自己不要朝負面的角度思考。因為當作看不見或是躲進自己的小圈圈並不能解決問題,

故要求老師提供「觸發警告」反而是違背 CBT 的作法,非但不能治療好學生們的憂鬱,反而會加重其「病情」。

這裡讓讀者感到好奇的是︰美國有這麼多大學生有憂鬱傾向?針對此一問題,作者提出了「概念蠕變」(concept creep)的論點。以往的一些名詞如憂鬱(depression)、創傷後症候群(PTSD)、人身安全(safety)原本是指特定的狀況,如今這些概念都已蠕變到更為廣泛的用途。

這些名詞的過度濫用中,最嚴重的應屬「人身安全」,如今它已不專指人身的損傷,而是在大學校園內進一步發展出「安全主義」(Satetyism)。只要有甚麼事情讓大學生覺得心裡不舒服,感覺被歧視,他們便認為自身的安全也受到威脅,而這種威脅「自然要盡全力的防堵」。

我們面對我們害怕、厭惡的事物選擇了隔絕,反而構成了三大謬誤的第一項︰「愈挫愈孬」,這改寫自尼采的名言「愈挫愈勇」(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然而,事情為何會從 2013 年開始發生?聖地牙哥州大心理學教授 Jean Twenge 曾提出「i 世代」(internet Generation,與 iPhone 一點關係都沒有)此一名詞,相對於代表 1995 年網際網路開始流行後出生的世代(這個世代有個舊稱「Z 世代」)

◐本書的兩位作者:喬納森·海伊特(Jonathan Haidt) 和格雷格·盧基諾夫(Greg Lukianoff)。 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UePfXsuHLE

 

i 世代的特色是生活的重心由現實轉移到社交網路和手機上,而 2013 年,正是第一批 i 世代進入大學校園的時機。i 世代對於人身安全有極大的堅持,他們覺得生活與社會中滿是威脅。威脅從何而來?以往我們判斷一個現象是否是偏見,我們看的是後果和影響,現在美國大學生則是只看意圖,而且是否有意圖是指控者說了算,被指控的人因此便身陷「有罪推定」的漩渦中。

在哲學和法學界有個「善意理解原則」(the principle of charity),主張我們詮釋他人的言行應該從最善意的角度來看,簡單來說就是先把每個人都當做好人,而不是先往壞處或最冒犯的角度來看。而單憑感覺就指控別人歧視,是往反方向來走,此舉助長了感情用事的謬誤。

人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生物,而我們天生就有「部落意識」(tribalism),這是演化的遺產,因為只有團結在一起的部落才能抵擋各種天災人禍存活下來。隨著部落意識深藏在我們的基因之中,促成或刺激部落意識成長的多種社會行為,也跟著遺傳下來,比方說集體做規律性的動作、合唱、齊聲高喊口號…等等。

很不幸,有一些伴隨著集體行為的偏見,也在演化過程中保存了下來,最明顯的就是被行為經濟學家稱為「群內、群外偏見」(In-group-out-group Bias)的行為,對自己所屬的內團體(群內)過度給予好評,對自己不屬於的外團體(群外)或屬於該團體的人,給予壞評價或低估的現象,用常見的話語來說就是「同溫層」。

當這種偏見被運用在意識和政治型態之爭時,就有被強化的狀況。

◐ 大學教學示意圖 |來源 https://pixabay.com/photos/university-lecture-campus-education-105709/ 合法授權使用

 

在以往,部落意識中不好的偏見可以用多種後天的社會行為加以抵銷,孩童幼年時的共玩(play)便是一個最好的處方。孩子們在遊玩的過程中,學習培養良好的社會化行為,包括溝通、合作、辯論等三種未來他們出社會後最重要的技能,然而現在的美國大學生很明顯缺乏這樣的訓練,他們本身花了太多的時間在虛擬網路和 3C 設備上。

由於名校的入學門檻愈來愈高,為了在「履歷表軍備競賽」(resume arms race,是的,大學入學也需要履歷表)中能脫穎而出,他們的父母自小便將他們的課表排得滿滿的,而且都是與「贏在起跑點」相關的專業技能(如算術、解釋圖表、單字量等),而非最基本的人格培養訓練。因此他們在面對挫折或批判時,非常容易用巨嬰的思維來解決︰不是大吵大鬧,就是杯葛到底。

當缺乏社會化的這群人結合了部落意識的偏見,他們看待所有人事物的態度就很容易變成部落間的對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是正派,你是反派;不贊成我的,當然也是反派對「交織性」(Intersectionality)社會理論的誤解又更一步加強了這種二分思維,有些人會武斷地認定這世界只存在著被壓迫者和壓迫者(見下圖),不消說前者當然是正派,後者是反派。生命就是一場正與邪的鬥爭,構成了最後一項謬誤。

在上圖這個中央橫軸的上方均為「特權階級」(即壓迫方),下方的均為被壓迫方,簡單說,如果你是歐洲白種直男,恭喜,你就在壓迫方一口氣佔了四席,壓迫著非歐洲有色人種同性戀女。

更有甚者,為了進一步擴大並動員自己所屬的部落,「指出一個共同敵人」是最強而有力的作法。當這個共同敵人位於外部時可以套用交織性理論,當這個敵人在內部時,「批鬥文化」(call-out culture)就派上了用場。這個詞有點類似我們講的「踹共」(但不是肉搜「dox」),在群裡公開點名批判一個人,雖然表面上裝做有給機會、很民主,但其實不會給他甚麼辯解的機會。

批鬥文化發展到極致,便是獵巫了。將這些潛藏的敵人揪出來公開示眾,並給予其最大的羞辱和最嚴厲的懲罰。

美國大學從 2013 年開始的數樁因「觸發不安反應」而掀起的校園抗爭,被批判的教授好幾位都被獵巫。校方為了財政收入和息事寧人,也多不挺這些主張言論自由的教授,甚至教授的同僚們在部落意識高漲的時局下,也不敢挺身而出。

久而久之,大學教授主動拿掉原本可促進「批判性思考」(這是人格成長訓練最正面、最有幫助的其中一項)的教材或議題,改為使用「最安全」的教材,用台灣流行用語來說就是「跟著風向走就對了」。如此的惡性循環,使得美國的大學愈來愈像企業化的服務業(雖然很多人說早就如此),學生繳了大筆的學費,來享受舒適圈學習環境,平平安安畢業,快快樂樂就業。

 

「三大謬誤」與美國近幾十年來的大學教育改變

將此三大謬誤連在一起看,觀察最近十幾年來美國的社會與輿論轉變,確實頗令人膽戰心驚。本書指出了幾個結論式的觀點,包含:

● 美國大學愈來愈左︰

大學偏左傾,其實是很合理的狀況。因為新的世代絕對喜歡衝撞舊的體制,不墨守成規,對於現況也抱持著一種理想和憧憬,希望能讓國家和社會變得更好。在心理學的領域,1930-1990 年時左右派比例為 2:1 到 4:1,但在 2016 年時飆到了 17:1,其他的人文社科領域也高達 10:1。

在新英格蘭地區的名校,左傾的狀況更為嚴重。唯一能保持正常比值的只剩下經濟學,任何一方壓倒性的優勢均表示言論自由將會受到影響,事實證明也的確如此,甚至左派開始使用傳統右派的打壓方式來限制言論自由—因此白人種族主義者不准進入校園演講。

● 政治兩極化狀況愈趨嚴重︰

以往民主黨和共和黨儘管立場不同,卻均是為了國家和社會的福址而努力奮鬥,但是現在引誘美國人從政的最大動機之一是「消滅敵對政黨」,你只要想想當今美國總統的言論就可以了。

● 社交網路的負面影響︰

社交網路滿是曬美照和曬美德(virtue signaling,指強調道德價值的貼文,心靈雞湯貼文)的貼文,使用者在缺乏面對面實體接觸的環境下,互相猜忌,挫折感高,更使得青少年自殺率節節攀升,尤其是在高收入地區。其中本書認為一般以為男性的自殺死亡率較高,因為男性自殺通常會用非常激烈的方式,如使用槍支;

但研究結果卻呈現女性的自殺率則遠高於男性,因為男性在解決紛爭時通常會使用武力,女性則偏向使用能傷害對方心理層面的方式,反而造成了更負面的影響。

● 媒體的推波助瀾︰

右派的政治脫口秀、政論節目、地下電台、陰謀論網站目前有個新名詞叫「民憤產業」(outrage industry),激化了左右派的對立。從 2017 年開始,美國政界愈來愈多以下的惡性循環,其流程形成一套公式:

1. 左派的教授在社交網路、主流媒體、課堂上說或寫了一篇較激動或具煽動性的言論。

 

2. 民憤產業抓緊時機,放大檢視這位教授的所有言論,甚至扭曲他的說法。


3. 鄉民和學生看到後尬廣跟上,先批鬥再肉搜,並針對教授本身和家人發出死亡和暴力威脅。


4. 大學校方看風向不對,拒絕為教授背書,甚至要求他下台並永不錄用。


5. 左右派雙方政客針對此事件,一致同意對方都是邪惡的化身,要求人民站在自己這一邊,「對抗邪惡的勢力」。

另外,媒體過度誇大報導孩童綁架案和傷害案件,也使得父母更進一步減少孩童自由共玩的時間,唸到高中還不能騎自行車過馬路的大有人在。這種過度保護的家長也被稱為「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彷彿不管任何時候,只要一有機會就「盤旋」在子女們上空監視著。

◐ 大學的環境更鼓勵自由和多元的交流 | 來源- https://pixabay.com/photos/architecture-university-students-1122359/

 

本書的結論與對本書的批判

綜觀本書,基本上充滿了悲觀的論述和觀點。但兩位作者在最後用一整章和兩個附錄來說明這樣的社會狀況是能改善的,回歸到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言論自由精神。而針對躁鬱症的特徵,也有一張完整的自我檢視清單,還附上了自我 CBT 指南,書中特別收錄了呼籲遵守校園言論自由和支持批判性思考訓練的「芝加哥大學宣言」(The Chicago Statement),由於以上這些內容均已經是重點整理過的檢核表,在此就不贅述。

而毫不令人意外的是,目前國外對於此書的批判多是將其扣上右派的帽子,認為這本書是右派的反撲。但若是有認真研讀此書,會發現作者明示暗示多次「一個銅板敲不響」,而且若讀者看完此書還是堅持二分法思維,也肯定非作者所樂見。

我個人對這本書的看法是︰用批判性思考的角度衡量書中的每個論點,並吸取能說服你的部分。我很肯定兩位作者想要捍衛美國民主和言論自由精神的企圖,這也是我近年來看過最好的一本非虛構類書,推薦給大家。這本書目前尚未有中文版,書中因有提及到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因此簡體版就算有出也肯定會經過刪改,但還是非常期待繁體中文版的上市。


SOURCE

作者| John Chiang
出處|老宅男的白日夢-〈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 美國大學生的玻璃心〉

Comment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