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 ACG 文化研究與相關科技藝術之學程,也是屬於Yours

甜感如何代入:《高木同學》的角色理論、世界可能與情感投入

本文有開車的成份,介意者可自行迴避*

《擅長捉弄人的高木同學》(以下簡稱高木同學)是一部愛情動畫,但我們可以先做出類型化:依照人數,可分為「純愛類」、「後宮型」;依照受眾,可分為少年漫畫、少女漫畫;依照性傾向,可分為異性戀愛情作品、BL作品、GL作品、百合作品;

依照對象,可分為姊弟戀動畫、師生戀動畫、上司戀動畫等身分差異戀情題材;依照追求方式,可分為男追女、女追男;依照情緒表達,可分為浪漫喜劇、單相思。還可以有更多性格髮色或攻受分類…

但以此分類看《高木同學》,可以將本片定位出六個特色:

一、接近純愛情動畫:但比起後宮型動畫更多增添了份現實感和接地感,較符合社會上普遍對愛情的期待和想像。

二、結構類似姊弟戀動畫:西片被動而高木主動、西片弱氣而高木強勢。

三、劇情屬浪漫喜劇:在追求愛情上不似《好想告訴你》等動畫如此捉急人,女主角又苦戀又單相思。相反,高木和西片這對甜冤對在愛情之路上可說暢行無阻、佛擋殺佛,既沒有第三者干擾、也沒有人移情別戀,更沒有做球未接的情況,順遂得簡直像是愛情的理型和模範。

四、本作是女追男逆追模式:高木同學長得可愛,個性古靈精怪,作為主動的一方經常捉弄西片,具有小惡魔系的萌點,而西片是個普通的男國中生,沒有特點或長處,讓人非常有代入感。

五、場景日常系:劇情發生在熟悉不過的地方,如教室後面、鄰座之間、放學途中的路上。

六、本作是一部甜番:甜指的是在感受上讓人感到滿足並喜悅,在身體上舒適而安穩,看完後讓人心情十分輕鬆愉悅,洋溢在淡淡的幸福感之中。

最後,這是很強的宣稱:「本作不是少女漫畫,而是少年漫畫。」更準確來說,是介於少年和少女漫畫的領域間,所以才打造出了一份有別於以往的獨特體驗。

雖題為「高木同學」,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本作的主角是西片,因為故事視角都是從西片出發,也沒出現過高木的內心獨白,這就和少女漫畫往往以「代言乙女的心聲」為賣點的傳統路線不同了。但又有別於少年漫畫,主角不是熱血的肌肉笨蛋,不畏旁人眼光勇往直前,堅毅對女主角表達熾熱的愛意,最後冰山終為熊熊火焰所融,鐵終為所花柔,不屈不撓而抱得美人歸。

相反,西片總處於被動的一方不斷被高木撩,用少女漫畫的手法,畫少年漫畫的視角,這就是《高木同學》最大的特色。

這個市場其實非常具潛力,因為對另一群「非典型男性」而言,這種類型的漫畫有非常強的代入感;而如我們所見,性別主流化的社會趨勢下,男性不再像過去被要求必須符合陽剛氣質的期待,因此「陰柔男性」的數量也漸有增多之勢,數量不亞於陽剛氣質的主流異性戀男性。

但我在看這部片時《高木同學》感受到一種奇妙的感覺:有時會被撩到,讓我有抨然心跳的感覺,覺得兩人的互動真是甜,可是為什麼我會覺得甜呢?

答案有可能是因為萌點,但萌點又是從何而來的?也有可能是因為代入感,但為什麼觀眾會對一名非現實的虛構角色有代入感?代入感是如何可能的?為什麼虛構的故事會使一名現實的普通人情緒起伏如此大?

 

相似性質的問題還有:「為什麼我們會手淫?」手淫是為了發洩性慾,但為何我們竟會對畫面另一頭的美女發情?(以下對色情片的觀點從異性戀男性視角出發的,對於無法避免這點或有所冒犯,我感到抱歉)

明明他非我,我也不是做愛的體驗主體,這就不禁讓我反思,人類的發情機制是什麼?

抽象聯想作為一種親近感

對於第一個問題,我引用 Scott Mccloud 提出的理論。很多人會從動畫人物中看見一張臉,但想想,我們竟會對幾個簡單線條構成的圖畫產生「人」的感覺,這是如何可能的?且不光如此,就算這些物品在客觀的物理面上不具「人臉」的存在意圖,人們卻依然能從它身上看見人臉。

只要兩個點一條線,人們就能輕鬆地從生活各處看見人臉,其原因在於:無論是具體的物或抽象的概念,當我們訴諸於語言將其表達出來時,就已經經過了一段抽象化的轉換過程。我們把「四指併攏並伸出大姆指」這一客觀事實層面的存在物,從語言領域提取「比讚」這個詞而非「伸出大姆指」將其解讀和詮釋之,本身其實就經過一次抽象化了。

客觀物被我們子思維、語言介入,過程早已抽象化。我們自己的臉其實也被抽象化過,其實我們從未看過自己的臉,但在一些情緒表達的需求下,我們必須知道自己的臉和表情長什麼樣子。

的確我們可以透過照鏡子(或其他輔助物品)得知,但去除輔助物品後,就只會在自己腦海中有個模糊的印象,這張臉簡化了許多細節,只剩下抽象與概念的印象線條,雖和真實客觀的臉差很多,但同樣具備「臉」該有的內涵和要素,

於是這個簡化過的臉作為一種符號,表徵我們真正的臉,這就使得動畫跟對角色的代入感得以可能,我們之所以對這些角色能產生親近感是因為:我們認為那就是我們。我們會對紙片人產生親近感、對她們發情,創造出了一堆裏番和拔作,其實就形同腦海中的自己跟人做愛一樣。

■ 代入感與佔有欲的起源

但是,以上僅說明了親近感,卻依然未解釋到代入感的起源。親近感能增加代入感,但不能等於代入感。

代入感的問題牽涉到:「為何自己明明不是作為體驗主體,卻依然可以感同身受並為他們而高興?」若讀者覺得高木同學很萌,又怎麼會允許她跟西片眉來眼去,還會覺得很甜很開心?這之間的心態豈不是矛盾?

類似性質的問題還有:「為什麼在看色情片時,不是感到憤怒而是能加以發情?」仔細想想確實是很奇怪的,我們究竟是出於何種理由要看著一個螢幕上跟自己毫不相干的人物、一個外於我的第三者自慰?

若你喜歡她,那你應該要有被 NTR 的感覺;若你不喜歡她,就根本不可能會看色情片,因而 NTR/外遇/出軌/戴綠帽等詞的存在本身都突顯了這點的怪異性。對於性欲和發情,經典的生物學會解釋是為了讓自己的基因存活率提高,但它卻不能解釋人類為何要手淫跟看色情片,因為這對繁衍後代一點幫助也沒有。

為瞭解此一問題,我們可以先回答人被出軌之所以感到痛苦的原因。生物學會回答這是為了生存而演化出的機制,當身體受到創傷,神經系統會用痛覺提醒我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要趕快治,否則會死。」

而精神上的痛苦也是一樣,為的是不再重蹈覆轍犯同樣的錯誤,不然會無法生存。

為了生存必須有所求(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而有所求就必然有所苦,會有預期落差帶來的精神打擊。有所欲是一種為了生存而發展出的本能,所以若做錯了,大腦機制就會用痛苦告誡我們,用身體記取下一次的教訓,但對何有所苦就取決於主體的價值觀和認知了,出家人無欲就無苦。

出軌造成的痛苦是多重又複雜性的:獎勵被剝奪,失去了戀人、朋友、美好回憶與原本的生活。對被愛的快樂幸福期望和信任沒了、也喪失了愛與被愛的勇氣等等…另一方面,痛苦被給予:你會自我歸因、自我懷疑,因為這象徵了自己無能。

愛情其中一項要素是「佔有欲」,而出軌意味著我在生物的雄性競爭中失敗了, 似乎證明你的雄性能力不足一般,而為什麼我們對紙片人無法產生這種情感和痛苦?因為我們清楚這並非現實,所以不會對角色產生欲望,也就不可能造成痛苦。

可是問題並未因此解決。上文指出我們對角色具有親近感是正常的,卻又說這不是現實,所以我們不會對紙片人產生欲望,兩者看起來似乎是矛盾的。顯然還有更深一層的問題有待解決。

可能世界理論:有一天是有可能的

當我們碰到這裡時,其實已經不知不覺摸到了一個文學藝術理論中的難題:「虛構」與「現實」之間的關係,被稱為「虛構悖論」。我這裡採用的解釋是也被稱為「可能世界理論」。在談「可能」之前,不如先釐清「不可能」是什麼。

不可能是什麼?其實它還可區分為「邏輯上之不可能」和「事物之不可能」,關於前者的例子有「A既比B高又矮」,即違反排中律或矛盾律的命題,而後者的例子有「狗有角」,這是常識之不可能,但在想像上有可能,甚至若科學技術到達就有可能實現

「會說話的南瓜」,這是分類學之不可能,但並非邏輯上不可能,只是無法實例化或實現之機率極低而已。

人可以設想一切邏輯可能的東西。在大自然的環境演化下,人發展出了智力,其中「記憶力」屬於過去,人類能透過總結和歸納過去的經驗材料之間的規律形成理論,而邏輯推理屬於未來,我們能事情在還未發生之前,就透過邏輯預測下一步的可能性,

但顯然人類並不滿足,我們還把這份能力挪用於其他的事物,這意味著一切邏輯可能的東西人們均能演繹出來,諸如獨角獸、金山、高木同學或死亡筆記本。

這些幻想物未發生或不實存,所以人們說它是不現實的;但另一方面,邏輯形式也必定得借用現實的經驗材料為元素,同樣是死亡筆記本的例子,縱然是虛構和天馬行空,但它依然是從現實中取用一些元素並加以混用,如「能誘發人類死亡的工具」、「一本普通的筆記本」,而這就是作品的現實來源。這才造成一方面是現實,但另一方面又是非現實的。

所謂好作品,指的是讓一切邏輯可能的事物都在公理系統內有效運行的前提下,將創造力發揮到極致,盡可能窮盡一切的可能性。

系統可以脫離現實,但不能脫離或破壞規則,否則就會被觀眾抨擊「設定崩壞」

舉個例子,《火影忍者》的故事在後期添入了一些不明所以的設定,因而被讀者抨擊,但有些讀者護航說:「哎呀看個動畫那麼認真幹嘛?」並搬出那句已經被討論到爛的千年名句:「在虛構的故事當中尋求真實的人腦袋一定有問題。」

可是比照同樣的邏輯,我們應該也要批評其他虛擬作品,如《攻殼機動隊》、《死亡筆記本》、《命運石之門》、《鋼之鍊金術師》等,甚至我們根本不應該對動畫產生感情,但顯然這和 ACG 市場擁有廣大愛好者的現實有所出入,

因此我們應該把批評修改成:不是因為它添加了虛擬的東西,而是它添加時並未按照最初的故事設定,符合公理系統的範圍內合理運行,就算是修改系統也未給出足以信服的理由。

■ 在虛擬中追求現實的性慾與衝動

在虛擬追求現實感腦子到底有沒有問題?答案依然是:「有,但也沒有。」

例如《高木同學》演到一半突然跑出宇宙飛船侵入地球的演出,會不會讓它變成壞作品?會,因為它脫離了現實。但同樣是脫離現實,《鋼之鍊金術師》會不會是部壞作品,不會,因為在被給定好的設定範圍內,它很合理又積極地去開拓出了這部作品的最大可能性,向觀眾展示出這部作品能發揮出的最大潛能。

我們之所以允許高木跟西片眉來眼去,原因在於我們很清楚這是一部虛構的作品,因此我們不會對虛構的紙片人有欲望進而憤怒或痛苦,否則就又轉往了另一項有趣話題,即戀物癖。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對這部劇的故事產生感情、對高木和西片的互動有種甜甜和可愛的感覺,因為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邏輯上可能的世界。

我們在看色情片時之所以不會有被NTR的感覺也是因為如此。

首先,它必須先把觀眾從現實中剝離,而其做法是讓所有演出都是簡化過的美好結果,例如性愛在現實中本是兩個愛人之間漫長又美好的長期過程,但片中卻將這點簡化了,或者充斥不符合現實的劇情,透過這層「非日常」讓觀眾失去現實感。

如此,儘管理智上你知道另一個 AV 男優存在,但你也非常清楚:「我無法進入螢幕。」去除現實感,讓人不致痛苦後,還得建立代入感,讓觀眾把男主角作為他們的代理和媒介享受同等的快樂,而且當觀眾接受代入後,其實也等同做了再一層的清除現實感,因為代入本身就暗含了對非現實狀態的承認。

那麼,代入感是怎麼被建立起來的?明明我們又不是西片或色情片男主角,我們為什麼會高興會甜?為什麼會引起性欲?

代入感是由三個因素建立起來的:首先,透過邏輯可能(符合公理系統):例如說「意淫」是什麼?意淫即想像,一種邏輯可能的想像:你可能無法跟女主角發生關係,但這不妨礙在邏輯上你預期/期望能發生關係的可能性:你可能不像西片一樣呆萌,但這不妨礙未來你也變得呆萌並被撩的可能性,所以代入感就可能了。

我們可以想像自己「有可能」這樣談戀愛,因此,只要故事在合理範圍內發展,無論這種愛情多理想多夢幻,觀眾都能接受,倒不如說反而正是它幫我們描繪出了這種值得追求的愛情夢想。

其次是透過視角轉換:兩者都是以異性戀男性的凝視和觀看為前提的。沒有人在看完色情片後還記得男演員長什麼樣子,這就是色情片視角均以男性的凝視為前提的證據。而《高木同學》的視角中心,我也早已在第一段就說明了。

■ 人和「屬性」打交道

最後是「透過屬性」。

有一次《衛報》記者採訪齊澤克(Slavoj Žižek)時,問他多久過一次性生活,他回答:「如果是你們說的那種利用伴侶的身體自慰的性,那我盡量不要。」我對這句話的解讀是:因為我們都是在跟一堆屬性所堆疊起來的人打交道而已,所以做愛在本質上和自慰並無不同。

所有人在看色情片時,都是把它作為一種概念和符號在看的,沒有任何人在乎過具體的現實。根本沒有人在乎過男演員是誰,甚至也許也不記得女演員是誰,你記得的是女演員身上有什麼吸引你的特徵,甚至有人還會習慣把自己在現實中喜歡的人代入片子的劇情中,想著怎麼學習這種體位姿勢,以應用於現實自己喜歡的人。

這說明了我們在看色情片時,其實我們不是真的在看片子,而是想從那當中看見自己。

人是跟屬性打交道的。不是因為你喜歡她,所以你想跟她做愛,而是因為她身上具備會讓你激起性欲的屬性,你才產生了一種「喜歡」的錯覺。而我們能看著一個不相干的人自慰也正是因為,我們自慰的不是螢幕上的人,而是自己內心中所喜愛的屬性,自然能夠引發性欲並自慰之。

另一個例子也說明了這點:對男人而言,只要螢幕另一端的人全身赤裸就能引起性欲嗎?當然不是,有些色情片可使人發情,另一些則不是。

我們會挑選自己喜歡的「標籤」(性癖),如捆綁、黑長直、巨乳等,而標籤其實就是簡化複雜後的特徵,是我們打交道的對象。這個理論甚至解釋了為何有人會對動物有興趣,因為屬性是不分種族的,我們會覺得狗狗貓咪好可愛,也許是因為我們從動物身上看到了跟人一樣的屬性,例如水汪汪的大眼。


關於作者

作者|閒雲
簡介|目標是致力於將各部動畫的好壞之處寫下並推廣給世人。作品主要見於個人FB與部落格。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g/XianYunReviews/
部落格|
http://c8822906.pixnet.net/blog


本文最後,也留下了幾個遺憾與問題

一、我明白上述理論多少有決定論的味道,因為若我們喜歡的不是人,而是構成人身上的屬性,這也就是指就算不是這個人,只要符合同樣屬性我也能喜歡。

但在這裡我也不打算還原論地看事情,我主張我們喜歡一個人應該是整體的,所以並不是屬性對了就能成功引起性欲,整體大於部分之和,屬性之間的關係跟調配出的化學反應也是重點,但目前我找不到實證資料佐證此事。

二、但什麼樣的屬性調配起來會起什麼化學反應?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排列組合問題,更可能這或許是完全沒有規律的。甚至,哪些化學反應對哪些人有效?我們能不能找出一種普遍適用人類社會共同屬性(像明星那樣)?都是非常複雜的,而找尋它的機制是有趣的心理學問題。

三、為什麼是喜歡這個屬性卻不是另一個?例如人們對「白皮膚」屬性的嚮往,其實經過了一段建構的過程(有興趣者,可自行參閱美國社會學家 Evelyn Nakano Glenn 所寫的 Yearning for Lightness ,因而實為重大難題,超出了本文能處理的範圍,希望能與大家討論。

Comments

comments